我的“四轮老伙计”:电动轮椅里的烟火生活

宋天翠
2025-10-09

老张推开门时,巷口的早点摊正冒着热气,他转了转电动轮椅的操纵杆,车轮稳稳地停在油条锅前,“李师傅,两根油条,一碗豆浆,少糖。”操纵杆轻轻往前一探,轮椅便载着他滑到桌边,不像从前用手动轮椅时,得憋着力气转半天轮子,等坐下时,豆浆都凉了大半。

这台电动轮椅,早不是旁人眼里“不便的象征”,而是他融进生活的“老伙计”。清晨不用等儿女帮忙,自己就能操纵着去公园遛弯,车轮碾过石板路时稳得很,连手里端的茶都洒不出半滴;买菜时更是方便,车座旁的小篮子能塞下两颗卷心菜、一把小葱,遇到熟人站着聊天,脚边的刹车一踩就定住,不用像以前那样,得用手死死攥着轮圈,生怕轮椅滑走。


最让他舒心的,是它的“贴心”。老伴总说这轮椅“比我还懂你”——上坡时不用再求人推,电机悄悄加着劲,平稳得像走平路;遇到门槛,特意选的大直径轮胎“蹭”地就迈过去,不用再费力搬轮子;就连晚上起夜,轮椅的静音电机也不会吵醒家人,他自己推着就能到卫生间,不用再麻烦老伴起身搀扶。



以前出门,总觉得自己是“累赘”,去趟超市要规划半天路线,生怕台阶过不去、通道太窄转不开身。现在有了这台电动轮椅,他能            轻松逛完整个菜市场,甚至能帮老伴把买好的米油稳稳载回家;孙子放学时,他还能提前到学校门口等着,轮椅停在路边,隔着栏杆递上一瓶牛奶,看着孙子蹦蹦跳跳的背影,心里比谁都暖。

这哪里是一台轮椅,分明是他的“腿”,是他重新走进烟火生活的钥匙。它不用费力气,却能载着他去看巷口的朝阳、市场的喧闹、公园的繁花;它安安静静,却帮他守住了晚年的体面与自在——不用依赖旁人,自己能端起热豆浆,能拎回新鲜菜,能稳稳地站在生活里,像从前那样,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阅读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