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有肢残人数2500多万,就业率30%左右,这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应用ks1智能职业重建轮椅,建立脊髓损伤者职业环境,是实现脊髓损伤者(脊髓损伤包括四肢瘫、截瘫)职业重建的重要手段。
残疾人的福音--康尼KS1智能职业重建电动轮椅
康尼ks1智能职业重建电动轮椅属于平台式电动轮椅系列,由动力平台部与座椅部分构成,应具有强大的室内外环境适应功能、对脊髓损伤者的功能障碍功能具有代偿和补偿功能。
同时,还应具有省电、电机效率高、起步制动柔和、自配重80kg以上、载重大于150kg、前驱越障碍高度不低于8cm、前驱越沟宽度不少于18cm等特点。
1、 基本功能
(1)脚踏的角度电动调节70°。
(2)脚踏的长度自适应调节。
(3)电动调节靠背角度150°-160°(可后倾)。特点:靠背与座面间的角度可改变,整个座椅系统与水平面的相对角度可变化;适用:减压、血压护理工作、伸懒腰,对抗张力反射、减少压力、代偿身体控制能力不足。
(4)座椅部分零半径旋转功能。
康尼ks1智能职业重建电动轮椅在制动或静止状态下座椅部分可水平电动/手动调节90°/180°/360°。当座椅部分水平手动/电动转转90°时,可操作轮椅左右横行,适用于有限的职业操作环境空间和特定的职业环境空间的移动需要;当座椅部分水平手动/电动旋转180°时,动力平台部分实现操作的前后换向,适用于狭小的单向行驶空间,使脊髓损伤者保持脸面向前的正视操作,也适用于狭小职业操作环境空间移动需要,如上下狭小电梯。
当主动轮(大轮)在前时,可以轻松实现直接上下地铁和高铁而无需架设轮椅坡道,下20°以下坡路时可以随时制动,满足在特定的职业工作环境需求;上20°以下坡路时,主动轮在后同样可以随时制动,满足在特定的职业工作环境需求;坡道8°范围可以转弯。
2、 座椅部分自平衡功能
康尼ks1智能职业重建电动轮椅一般采用双陀螺仪系统,对路面坡度变化、车身加减速度、车身姿态、座椅部分姿态进行检测和分析,从而实现座椅部分响应坡道角度变化情况。在20°坡道范围内,上与下行驶始终保持座椅部分呈水平状态,保证脊髓随伤者的视觉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3、 逍遥功能
康尼ks1智能职业重建电动轮椅的座椅部应具有上下不少于5°电动逍遥功能。通过对电机的全闭环精准控制使得座椅部分能模拟出人们所需要的律动效果,座椅部分前后的摆动像海浪一样。座椅部分整体实现零重力姿态,舒缓久坐疲劳,促进血液循环。
4、 座椅部分升降与旋转调节
在水平面静止状态,座椅部分可电动升高220cm/450cm,方便探取高处物品;可电动旋转90°/180°/360°,方便探取任意方向的物品。同时,脊髓损伤者与人谈话时,可通过操作智能重建电动轮椅升至所需的高度。
5、 助站功能
康尼ks1智能职业重建电动轮椅座面应具有不少于35°的状态调整功能,方便脊髓损伤者上下轮椅。
6、 避障功能
康尼ks1智能职业重建电动轮椅应具有避障功能,通过激光雷达系统,在距离障碍物4m时就能感知障碍物,并开始修正路线。
7、 控制界面
ks1智能职业重建电动轮椅的控制面板应化繁为简,实现多个功能部件一键自动化运行,如一键助站助坐、一键旋转、一键逍遥、一键自平衡等。
8、 智能控制功能
康尼ks1智能职业重建电动轮椅的控制应具有无线操控、远程求助、自动定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