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满各个朝代的龙的河道 守护着西直门 和美德老张一探究竟

2020-05-15

和美德老张打卡北京城第44期:这条刻满各个朝代的龙的河道守护着西直门,和美德老张带您一探究竟。转河是北京西北部的一条河流,起点于动物园闸,上接高梁河,终点于北护城河西端的松林闸,是通惠河水系的一条人工河流。



龙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的,集许多动物和自然现象于一身,具有超凡能力的神物,是数千年来整个中华民族崇拜的偶像。


一、殷商玉龙 :殷商时期,龙身呈璜状,玦形或璧形,还有圆雕的龙,圆雕龙前足着地,长尾盘卷,几种龙有共同的时代特征即:

1. 眼多为“臣”字眼,还有菱形眼和圆形眼

2. 口微张,圆雕龙还露牙齿

3. 脑后紧贴颈部孕倒伏状的蘑菇形角,有的背部还长出嵴齿

4. 身体满饰单钩、双钩或阳线的云雷纹,方菱纹或重环纹

和美德老张打卡北京城-全是龙的转河和美德老张打卡北京城-全是龙的转河

二、西周时期的龙纹形式主要有三种装饰在玉璜上和各种形状的佩饰上的龙纹。有单身龙,更多见的是二龙,龙与凤或龙与人合体的造型,其时代特征是:

1. 眼多为“臣”字形,还有椭圆形眼和委角方形眼

2. 上唇上卷,张口吐出下卷的长舌,额上突出一个似大括号形的小尖头,后有一绺上飘的鬃毛,亦可视为角或耳。

3. 采用大斜刀或大斜刀与阴线相结合的线条来表现纹饰。

4. 龙基本为侧视的片状雕,尚未见圆雕的龙

和美德老张打卡北京城-全是龙的转河和美德老张打卡北京城-全是龙的转河

三、春秋 通过镂空技法修饰造型,突显龙身,变化多样

文饰为寄生同体的双钩或浅浮雕的虺龙纹

已不见臣字眼和蘑菇形角,出现云形耳


四、战国 龙纹造型大多为片状,制作技法大量使用镂空,使龙体造型刚劲秀美,变化多姿。龙身上装饰云谷相杂纹,谷纹或连线谷纹,并在一些空白部位装饰水滴纹,纽丝纹,花蕾纹或二字纹等。玉龙多装饰在组佩饰的组件上,并多见相同的器型成对出现。

和美德老张打卡北京城-全是龙的转河和美德老张打卡北京城-全是龙的转河

五、汉代 不在流行春秋战国多见的“”形单体玉龙,龙纹主要附饰于出廓璧,透雕璧,she形佩,铺首等器形上,并出现了四灵题材中的龙。其时代特征是:

1. 杏仁形眼,身似四足兽形或随器体而变形

2. 龙头似马头,额头凸出一尖角,脑后有云形耳和飘带形长角

3. 龙口大张,上唇上卷,下唇下卷,似斧形或鱼尾形,有的口露利牙,个别的还吐舌

4. 龙纹多以透雕结合细阴线刻的技法来表现。

和美德老张打卡北京城-全是龙的转河和美德老张打卡北京城-全是龙的转河

六、魏晋南北朝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刻有南朝宋元嘉七年款的玉带饰,龙呈“”形,做爬行状,通身满饰蛇鳞纹,头上有一对鹿角,脑后有一绺毛发,关节处有弯钩形腿毛,菱形眼眶,口微张露齿,四腿粗短,三爪足,此龙与汉代的形象有异,而与唐代以后的龙接近,是后世玉龙的雏形

和美德老张打卡北京城-全是龙的转河3510936-531f2b1c904e7558.jpg

七、隋唐五代 隋唐时期,龙纹发展成熟,从此龙纹基本是这种模式。

隋唐五代龙纹有以下特点: 也是采用浅浮雕与细阴线结合技术来装饰在器型表面,也有采用了镂空技法,与龙同时出现的有火焰珠纹,流云纹,水草纹,山石图案等。龙头较长,头上有鹿角,云形耳和毛发,丹凤眼,口大张,嘴角超过眼角,后腿特长,一足与尾相交缠绕,腿关节处有毛,足为三爪,躯体较南朝时更为细长,接近蛇形,身上刻有网状鱼鳞纹


八、辽宋金元时期

1. 采用高浮雕与多层镂空相结合技法

2. 多以云朵,海水或花草作衬景,雕成云中飞龙,降龙,行龙或蹲龙,更具立体感

3. 龙的形象与唐代龙纹大体相同,延续唐代龙的双鹿角,双凤眼,鱼鳞纹,三爪,肘毛等

4. 只是在细部孕一些变化,如张口稍小,嘴角不超过眼角,头发变浓,头发向后飘,颈部细长而身体较粗,大多数龙的后足与尾部不相交等

5. 辽代有坐龙和鱼龙

6. 元代龙细颈肥身(更象唐而不象宋)


九、明代玉龙 早期特点是:采用高浮雕和镂空技法雕琢,上唇长而上翘,浓眉凤眼,颈细身粗,但其脑后的头发上飘,则体现了宋元晚期玉龙的特点,是由宋元向明晚期过度的龙纹

晚期特点是:明代晚期龙纹在神韵上有一种呆板苍老感,缺乏宋元时期龙的生气和活力.身躯细长如蛇,多刻划网状鳞纹,颈,腹,尾大致等宽。圆形双目(俗称虾米眼),鼻似如意头形,两侧长出两条龙须,头发向上冲或向前冲(俗称怒发冲冠),足为四爪或五爪,爪尖钩成球形(俗称风车爪)


十、清代 :清代龙纹的形象较明代更为苍老,可谓之苍龙,尽管刻画细腻如微,但缺乏神韵和气势,其特点为:

1. 龙的头发多而蓬乱,飘向脑后,甚至额下都长满胡须

2. 双角粗壮如松枝,一对虾米眼向外高凸,眉毛呈锯齿状,两条龙须下垂,额下长满胡须

3. 足伸展为四爪或五爪 ,尾端分出许多尖叉


和美德老张打卡北京城第44期:南长河。下期咱再接着聊!

腾讯视频:https://v.qq.com/x/page/q0966kqd1jv.html

爱奇艺视频:https://www.iqiyi.com/v_19rxyfrfq0.html

阅读14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