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中的石舫船 见证了这里的百年沧桑 从中式变成了洋式安了轮子,和美德老张带您打卡北京城第107期:颐和园石舫船,石舫,又称清晏舫。
颐和园石舫建在昆明湖西北部水中,坐落在万寿山西麓岸边,是园中著名的水上建筑。始建于1755年,石舫体长36米,高约8米由,巨石雕砌而成。舫上有舱楼,1860 年被毁,1893年重建,取“河清海晏”之义,定名为清晏舫,是慈禧太后观景和饮宴的地方。
清晏舫船体用巨大的石块雕凿而成,上建两层中国传统式的木制舱楼,舱内花砖铺地,窗上镶嵌五色玻璃,顶部用砖雕装饰,并采用内排水的方法,使舱楼顶上承接的雨水,通过四角落的四根空心柱,由船体.上的龙头口内泻入湖中,设计十分巧妙。
在上下两层舱楼内各有一块大水银镜,据说每逢细雨绵绵之季,慈禧太后常在舫上品茶、赏镜子里的雨景,讲究的是“半梦半醒之间”的朦胧之美。如若站在船头往下看, 就会觉得船好像真的往前开呢。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清漪园(颐和园)时,石舫的船体因石制而幸存,但船上舱楼却被焚毁。光绪十九年,慈禧太后重修石舫,在船体上仿建起洋式舱楼,顶部用砖雕装饰,显得精巧华丽。并在船体两侧添建了两个西洋火轮船式的机轮.改建后,仍不失皇家气派,石舫成为颐和园内唯一的西洋式建筑。
那么这个大石舫有什么寓意呢?大家都听说过“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于是建了这么一个大石舫,任凭风吹浪打永不会被顷覆,取“江山永固”之意。
和美德老张带您打卡北京城第107期:颐和园石舫船,又称清晏舫,下期咱们接着聊!
腾讯视频:https://v.qq.com/x/page/r3081bj62rz.html